推荐阅读:年度必读 重磅发行 !2024智慧城市系列丛书大全套(8套赠1)全新发售!
★申报案例展示★
保定市文化和旅游云平台
许景阳 许文清 李海宏
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一、建设背景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智慧旅游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旅游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创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模式,有效整合旅游、交通、气象、测绘等信息,综合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及时发布气象预警、道路通行、游客接待量等实时信息,加强旅游预约平台建设,推进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科学引导分流等服务。建设旅游监测设施和大数据平台,推进“互联网+监管”,建立大数据精准监管机制。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强调,要强化大数据技术在文化和旅游行业监管中的运用,加强文化场所和旅游目的地安全监测与防控管理,构建动态安全监控和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可视化实时数据呈现与分析决策支持。完善全省文化和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健全省市县三级文化和旅游监管服务平台体系,推进旅游景区、文化场馆监控资源、视频平台资源等高效融合和统一管理调度。加强对全省景区和文化场馆的线上预约、错峰管理、限流管理、舆情监测等线上监测管理,结合手机信令数据,提升对全省游客的监测、感知和精准服务能力。
为深入推进文旅智慧化建设,促进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保定市启动并完成了文化和旅游云平台的建设工作。该平台涵盖智慧政务、行业监管、应急指挥等功能为一体,不断深化信息新技术在文旅行业的创新应用,促进保定市文旅数字化、智慧化取得明显进展,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行业监管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建设内容
以国家文旅大数据发展战略为依托,以保定市文旅大数据建设与应用现状为基础,搭建一个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构建文旅产业监测系统、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综合展示系统三个系统,服务政府、企业、游客三类用户,实现“1+3+3”的智慧文旅体系。通过保定市文化和旅游云平台建设,促进保定市文旅大数据汇聚、分析、应用等功能构建,落实大数据对文旅产业的推动作用。如图1所示:

图1 总体架构
1、保定市文化和旅游云平台
根据政府关于信息化工作要求,为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整合文旅部门内部管理平台。满足文旅部门各业务处室工作协同要求,加强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应用便捷性和整体安全性,充分利用业务系统开展工作。打破“信息孤岛”建立统一登录系统,解决各系统之间用户登录管理混乱的局面。
1.1、 一站登录
利用单点登录技术,实现一个平台展现各业务子系统管理窗口。从而方便管理者在各系统中切换,提高工作效率。如图2所示:

图2 一站登录
用户目录数据资源共享。建立统一且唯一的用户目录体系,实现用户目录的统一管理。并通过数据交换策略,实现本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用户身份数据的实时交换。
身份认证和系统登陆等系统组件资源共享。将原有各系统独立的身份认证管理和系统登陆功能剥离,采用第三方中间件平台,实现用户目录、身份认证和单点登陆的统一管理。统一管控用户对各应用系统的访问行为,实现用户单点登陆,即用户输入一次账号和密码就可以访问所有被授权的应用系统。
用户访问安全资源共享。实现用户密码策略的统一集中管理,实现用户访问的统一授权,有效地保证了用户访问安全,实现用户访问安全资源共享。
1.2、数据之家
将文旅部门关注的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集中展示,方便政府部门快捷获取关键数据信息。数据覆盖多个部门,多个维度。包括文化、旅游、艺术、科技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数据维度包括博物馆概览、图书馆概览、文化馆概览、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机构分布情况、艺术表演团体演出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情况等。如图3所示:

图3 数据之家
2、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
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进行数据采集、编目、分级,实现旅游数据分类归档、授权应用。基于平台数据交换与共享凭条,建立高效的数据整合、加工平台。有组织、有计划、持续的对旅游相关政府部门、涉旅企业和景区的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整合、加工、应用。建成各类主题信息资源库,为旅游行业管理,业务协同、决策支撑和旅游公共服务提供权威、准确、完整、动态可靠的数据服务,让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和游客服务充分融合,达到最大的协同效果。
支撑跨部门、地域、层级旅游信息共享,满足旅游信息纵向、横向、旅游主管部门、景区、涉旅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纵向的与旅游主管部门(政务信息、行业信息等)及涉旅企业(旅游企业集成信息、日常经营信息等)的信息交换。实现横向的涉旅部门(旅行社、景区、饭店、购物场所、交通、公安、环保、气象、银行、医院、新媒体等)之间的数据交换。如图4所示:

图4 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
3、文旅产业监测系统
产业监测系统包括文旅地理信息系统、文旅基础资源维护系统、景区客流监测系统、网络评价分析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综合展示系统等多个模块。通过文旅产业监测系统的搭建,推进旅游日常监管向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标准化迈进。有效进行景区客流分析、预判及预警,降低旅游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如图5所示:

图5 文旅产业监测系统
3.1、文旅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电子地图,根据API实现一张地图展示旅游资源,实现景区、酒店、乡村游、旅游厕所相关位置的筛选与定位显示。如图6所示:

图6 文旅地理信息系统
根据电子地图生成全域旅游地理信息地图,全域旅游资源在地图中以不同的图标点位呈现。点击不同的类别,地图中的点位可以根据用户选择而切换显示。电子地图包含卫星地图和数字地图两种展现形式,方便查看地理信息和道路信息。
对各类数据进行对应的统计分析功能。比如景区类别根据景区的级别、归属地进行统计分析;旅行社根据星级、类型进行区分。通过对数据可视化统计,可帮助管理者一目了解的掌握全域资源的分布情况。如图7所示:

图7 资源统计
将景区以点位形式展示于地图之上,让使用者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景区的分布情况,如果想查看某个景区的详细信息,可点击列表或地图,查看详细信息,景区信息项包括:景区名称、景区图片、景区简介、景区地址、景区负责人、负责单位、景区咨询投诉电话、景区网评信息、景区投诉信息、景区描述、景区监控等内容。如图8所示:

图8 单点详细信息查询
3.2、文旅基础资源维护系统
文旅基础资源维护系统用于维护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厕所等基础数据,系统提供数据维护、查询、修改、删除、审核、接口等功能。如图9所示:

图9 文旅基础资源维护系统
3.3、景区客流监测系统
景区客流量监测系统主要通过客流量数据对景区和保定市全域进行客流量数据监测及分析,实现对景区本身实时客流量、游客量趋势与景区饱和度指数的监测。如图10所示:

图10 游客量实时监测
通过对游客的深入数据分析,对游客来源地、性别构成、年龄构成等维度进行分析展现。如图11所示:

图11 游客结构分析
3.4、网络评价分析系统
支持国内OTA,如:同程、携程、途牛、去哪儿等关于景区和酒店的评价数据。展现旅游资源的总体网络评价,统计景区和酒店评论的比例以及评价来源。通过采集、分析网络评价数据,对景区、饭店形成多维度的网评报告,便于政府管理部门有效根据网络用户的建议有针对性的进行产业监督与管理。同时分析后的数据还可面向游客开放,做为舆论监督,倒逼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如图12所示:

图12 网评综合分析
3.5、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景区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支持国内十几家主流视频厂商的视频标准进行统一的编码、解码,标准的编码可以实现多平台、跨浏览器视频访问,在大屏端、pc端、手机端都可以便捷地展示。接入重点景区视屏监控,并在统一的平台进行实时展示。从而使旅游管理部门能够实时掌握旅游景区情况、及时发现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如图13所示:

图13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3.6、应急指挥管理系统
针对景区发生的紧急事件进行申报并实时监控其动态,通过与GIS地图的结合,了解事件当前位置的周边环境,并通过调用周边存在的摄像头观察事件动态,事件处理人员通过手机端可上传事件目前处理状况。通过接处警管理、实现值班接处警、信息融合会商决策、应急联动指挥、应急处理评估等应急指挥全业务链流程掌控,有效提高各单位各类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如图14所示:

图14 应急指挥管理系统
3.7、综合展示系统(领导驾驶舱)
综合展示系统遵循“一张图”的设计理念,构建数据可视化展示系统。全面展示保定市文旅资源分布、地理位置及汇总统计信息,展示旅游资源的实时运行状态,使政府部门可以更为直观便捷地掌握全域各地旅游运行实时情况,为其开展行业运行监测和指挥调度提供可视化支撑。如图15所示:

图15 综合展示系统
三、创新应用
1、数据服务化
以构建科学、实用、完整的数据治理与数据应用循环体系为目标,以盘活整体数据、提升数据质量、开放数据共享为建设思路,汇聚文旅相关业务数据、监管对象数据、第三方支撑数据等,通过数据治理,建设文旅统一基础库、业务库、专题库和共享库,实现文旅行业数据协同共享,赋能文旅数据分析和应用创新,为文化和旅游云平台提供坚实的数据底座。
2、平台智能化
提升平台智能化服务功能,为部门用户提供自助、高效的管理能力。完善数据从发现、编目、归集、治理、共享、消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引入数据归集、自动编目、数据同步、数据接口开发等工具,实现对数据的加工、组装、开发,为数据深度开发利用形成数据产品提供工具支撑,增强数据资源自动化开通能力,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服务的即时性。引入数据可视化大屏、数据报表等模块,实现对数据综合分析、展示的多重应用。
3、业务敏捷化
为解决系统重复建设、能力复用性低等问题,扩建平台基础应用支撑能力,完善数据管理体系。以数据为核心资产赋能各业务处室,快速响应处室需求提供数据支撑,利用统一登录技术,实现一个平台展现各业务子系统管理窗口。从而方便管理者在各系统中切换,提高工作效率。
四、推广价值
1、智慧平台有特色,功能整合助力全局
依托保定市文化和旅游云平台建立旅游信息监测和风险警示发布制度,利用大数据建立客流监测和综合调度管理平台,面向旅游管理部门、各类旅游企业(酒店、餐饮、旅行社等)、游客、访客等发布权威调控信息,实时掌握各景区游客流量情况与游客属性。实行景区游客最大承载限量管理制度,当游客数量接近景区最大承载限量时,通过保定市文化和旅游云平台发布警示信息,及时疏导游客,必要时实行交通临时管制、旅游线路调整等措施。围绕热点项目,优化游览线路及产品,加快游客周转率,有效增加游客日容量,便于对高峰客流的引导和管控。
2、行业监管有方法,市场运行安全有序
以“基于大数据的产业服务型管理”为核心理念,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文旅大数据中心及提供游客的服务能力,实时获取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的运行状态信息,并面向旅游产业链,提供不同级别的数据统计与智能数据挖掘界面,站在大数据洞察、大数据分析与大数据预测机制上,实现基于旅游产业全链条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模式,实现旅游管理科学化和智慧化。
建成全域旅游指挥中心,完成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实现基于旅游大数据的旅游云行业综合监测与管理,实现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安全平稳运行。
3、公共服务有措施,服务品质全面提升
面向旅游消费者,建设完全面向游客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使游客获取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增加服务的互动性和实时性,从而进一步优化游客旅游全过程的游览体验,促进游客在旅游信息获取、旅游计划决策、旅游产品预订支付、享受旅游、回顾和评价旅游等方面方式的转变,享受无处不在的全方位的全域旅游智慧平台服务。
4、信息推送有手段,区域整合共同发展
面向旅游企业,以“全面感知、全面互通”作为核心理念,通过建成全面感知的感知体系、互联互通的公共支撑体系,实现旅游管理机构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游客之间旅游信息数据的最大化流通,让信息真正成为全域旅游智慧平台的基础设施;并通过积累游客数据和旅游产品消费数据,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自媒体推送平台,挖掘旅游热点、游客兴趣点,引导旅游企业策划对应的旅游产品,制定对应的营销主题,挖掘更多潜在游客,聚集人气,从而实现旅游信息推送的精准化,从而最大化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最终能够推动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有效供给;加强各旅游要素深度融合、协同共享和高效利用;提升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旅游管理智能化、服务精准化、旅游个性化和信息对等化,助推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推荐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