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年度必读 重磅发行 !2024智慧城市系列丛书大全套(8套赠1)全新发售!
★申报案例展示★
保定市市级数字中台
王家琳 方硕 刘梓鹏
保定数字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一、建设背景
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数字保定建设。依据《数字保定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以‘三融五跨’(即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为方式,推进保定市级数据归集、数据整合,向上支持城市应用快速开发、灵活部署,支撑各部门、各县(市、区)业务敏捷创新,向下统筹多种数字化技术以及多种共性应用服务,以组件化和服务化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数字化能力,降低数字技术使用门槛和集成难度,打造数字保定的能力服务中心和标准服务中心,实现保定市数字化项目能力的共建共享。
保定市经过两期智慧城市建设,已具备例如政务云基础设施、共享交换平台、雪亮工程、一中心两平台、大数据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平台能力。数字中台建设将开展城市统一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技术中台及数字中台驾驶舱等内容,实现保定市各地各部门市域治理相关条、块数据资源的全量汇聚,为分析研判、监测预警、联动指挥和行政问效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形成全市统一的物联接入能力和应用互联互通及运营能力。
二、建设内容
1总体架构

图 1 架构图
保定市数字中台总体架构采用三横三纵思路进行设计,其核心建设内容包括数字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技术中台)、保定数字资源一体化系统、数字领导驾驶舱、统一运营监测服务体系、统一管理标准体系、统一安全防护中心。
基于保定数字中台能力,整合各领域运行相关信息资源,以数字化方式推动城市的数据融合、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加快管理行为向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综合协同管理转变。
2数据中台
数据中台是一个用数字技术连接大数据计算存储能力,用业务连接数据应用场景能力的平台。数据中台全面支持数据归集、数据存储、数据计算、数据管理、数据治理、数据服务、数据开发、数据应用等数据场景,数据中台的目标是让数据持续用起来,通过把数据变为一种服务能力,让数据更方便地被业务所使用。
数据中台建设内容包括数据资源平台、大数据平台、第三方数据服务以及数据的集成和对接服务,是数字保定建设的数据基座。
2.1数字资源平台
数据资源平台建设将汇聚全市各地各部门已建系统数据,建立互联互通的跨市、县(市)区和镇街道三级区域的综合性数据资源平台,形成从数据汇集、数据存储、数据维护到数据共享等一系列标准化数据服务流程,实现市域全量数据资源整合和治理。如图2.1所示。

图2.1 数据资源平台
2.2大数据平台
采用HADOOP和MPP数据库融合架构的大数据平台,利用流式计算、分布式计算、离线计算、MPP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可以把各类数据进行统一汇集并批量处理。将整个的数据进行分类分层建模,服务于大数据业务分析中,最大限度发挥数据的信息化能效,提高智能化水平。
2.3数据智能引擎
平台将采集的数据资源和服务资源进行不断的优化加工和质量提升。数据智能引擎旨在从数据源抽取出所需的数据,经过数据清洗转换、调度,将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去,支持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对账分析,是构建数据仓库最重要的一步。如图2.3所示。

图 2.3 数据智能引擎
3业务中台
业务中台是数字中台的业务流转引擎,包括基础引擎组件、多元数据分析组件和应用场景支撑组件。为各区县、部门提供共性业务能力组件。
3.1基础服务引擎组件
基础服务引擎作为业务中台的基础能力底座,为数字保定各类智慧业务提供统一的消息管理、日志管理、权限管理等共性管理服务。基础引擎组件建设消息引擎、日志引擎、权限引擎、基础集成服务四大模块,满足保定市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各类业务场景基础引擎组件的需求,通过运营服务门户对外提供公共技术组件、工具,供各业务部门业务系统调取,实现共建共享,提高使用效率。
3.2 多元数据分析组件
多元数据分析组件作为业务中台数据处理的核心模块,依托城市数据资源的统一汇聚,基于计算资源及人工智能算法,集统进统出、集成整合、挖掘分析、动态呈现等能力于一体,提升数据利用效率。
多元数据分析组件建设统一服务引擎、数据可视化引擎、智能搜索引擎、指标服务引擎、AI服务引擎、数据开发引擎、画像服务引擎等模块,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指标体系、标签画像、数据服务等,按照不同业务维度发布到各应用场景,释放数据资源价值。
3.3应用场景支撑组件
应用场景支撑组件包含监测预警、分析研判、联动指挥、行政问效系统、融合通信等模块,通过接收来自各感知源数据,各委办局的事件协同请求,对接各委办已有业务系统,将城市运行评价数据、场景数据、事件数据等相关数据透传到数字中台驾驶舱并实现与处置终端互联互通。通过对接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统一电子印章系统、统一电子证照平台,实现公共支付、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共性能力的调取使用。
应用场景支撑组件通过业务中台支撑城市运行监测、“一网统管”事件流转、应急指挥调度和业务考核评价等应用场景,实现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如图 3.3所示。

图 3.3 智能时间调度平台
4技术中台
保定市通过构建开放的技术中台能力,实现了对上层城市业务应用的共性能力支撑和全面联通,为市直委办局和各区县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AI技术支持。
平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从数据智能视角出发,致力于实现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和应用。采用分布式训练引擎和高性能推理引擎,实现了从AI算法的设计、探索、验证到部署、监控和运维的AI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布式训练引擎和高性能推理引擎,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异构计算资源和主流计算框架。如图4所示。

图 4 人工智能平台
平台针对城市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和萃取,为城市应用提炼出可复用的AI模型,包括人脸识别、人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OCR识别等,并提供进一步的调优训练环境,使用户能够轻松构建数据智能应用。通过技术中台,有效满足了保定市市直委办局和各区县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大规模预测、预警、辅助决策需求,实现了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保定市的数字化进程带来了重要的推动力。政府部门和区县管理者可以轻松利用平台提供的数据智能工具进行预测、决策等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数字化建设的效率和有效性。
5保定数字资源一体化系统
保定数字资源一体化系统,将市域数据资源、应用组件资源、成果资源、场景资源等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提供统一的数字资源发布申请门户、规范的数字资源的申请和审批流程。通过对数字资源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区高效配置,打破资源孤岛,强化资源流动,推动全市应用统筹协调、数据高效配置、组件共建共享。如图5所示。

图5 保定数字资源一体化系统
5.1保定数字资源一体化系统资源中心
资源中心包括项目中心、组件中心、数据中心、成果中心、场景中心以及后续规划的大模型中心,作为保定市应用、组件和数据资源服务的统一入口,主要面向各级各部门提供服务,包括数字资源目录展示、服务订阅、申请审批、服务控制台、在线帮助等功能。
5.2保定数字资源一体化系统管理平台
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包括服务集成能力支撑(统一认证、能力集成等),服务发布支撑(受理服务发布-审核服务发布-上线服务),中台服务使用审批支撑(受理使用申请-审核使用申请-下发服务),中台服务日常运营支撑(管理评价、工单受理、运行保障、运营看板等)。
6数字领导驾驶舱
数字中台驾驶舱从保定市城市全域指标出发,对关键业务进行综合呈现,搭建多维度专题应用与创新服务,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全面监测城市治理运行情况,让各级使用者全面了解掌控各业务条线下的态势运行情况,实现了城市运行异常的智能预警,关键问题的智慧决策,重大事件的协同处置。
6.1数字领导驾驶舱大屏系统
大屏运行监测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实现观指标、观态势,展现保定城市运行及数据资产相关宏观指标,辅助领导决策指挥,目前已建成城市体征、数字城管、党建引领、应急指挥、文化旅游、智慧交通、城市经济、政企服务、政务服务、文化教育以及中台运营等专题应用。如图6.1所示。

图6.1 数字领导驾驶舱大屏系统
6.2数字领导驾驶舱钟中小屏系统
中屏面向决策层和运营层的PC端用户,实时展示城市运行态势,方便管理者在办公室即可进行指挥调度,并支持权限划分。小屏运行监测系统面向决策层和运营层的手机终端用户,实现核心信息获取,报告查看及协同指挥。中小屏系统配合数字中台驾驶舱大屏系统实现底层数据打通,三端业务联动,权限层层分级。如图6.2.1和图6.2.2所示。

图6.2.1 数字领导驾驶舱中屏系统

图6.2.2 数字领导驾驶舱小屏系统
三、创新应用
1保定数字资源一体化系统(BDRIS)
1.1案例简介
保定数字资源一体化系统,围绕各级各部门数据、技术、业务的共性需求,统筹多种数字化技术以及多种共性应用服务,以组件化和服务化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数字化能力,降低数字技术使用门槛和集成难度,实现保定市数字化项目能力的共建共享。
1.2实现路径
建立了保定市数字资源统筹共享的机制要求;形成了保定市数字资源注册发布和技术共享的标准,通过建设保定数字资源一体化系统(项目中心、组件中心、数据中心、成果中心、场景中心和大模型中心),向各级各部门提供数字资源目录展示、服务订阅、申请审批、在线帮助等功能;同时提供资源发布(受理服务发布-审核服务发布-上线服务),资源使用审批(受理使用申请-审核使用申请-下发服务),资源日常运营支撑(管理评价、工单受理、运行保障、运营看板等)功能。
1.3建设成效
目前,保定数字资源一体化系统已经注册发布了30个应用系统,50多个API和平台组件,整合结构化政务数据、物联数据、GIS数据、指标数据、电子签章等1500余类数据资源,120多个应用场景和60项成果服务,支撑了数字领导驾驶舱对地图服务、视频资源以及融合通信能力的调用,支撑了数字化协同办公平台电子签章接口的使用,同时还支撑了物联和视频预警事件的转发等,实现数字资源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区高效配置,打破资源孤岛,强化资源流动。
2统一数据中心
2.1案例简介
统一数据中心是数据中台的核心成果,其核心能力是将多源异构,全市各领域的不同类型、不同维度的数据进行汇聚,标签化后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同时将数据中台中各类数据处理功能进行解耦,向部门、区县提供复用能力,节约建设成本。
2.2实现路径
为实现保定市数据全量汇聚,构建全市统一的数据标准及数据资源体系,针对不同类型数据采取不同技术手段进行能力的汇聚,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入口的门户。
数据中台通过打通与保定市共享交换平台数据资源同步通道,建立实时更新机制,对政务类资源进行标签化、清洗治理,将其数据资源进行服务发布。
数据中台通过打通与保定市建设的视频数据、物联数据、GIS数据进行统一的汇聚和管理,并使用自身服务网关的能力,将三类分散在各系统的异构数据进行同步,代理服务,将复杂的数据服务流程转变为标签化数据资源,通过统一的数据申请流程向全市提供视频、物联、GIS等数据服务。
2.3建设成效
目前,数据中台已经完成与共享交换、视频平台、物联平台、数字孪生平台、城市体征平台、区块链平台、CA等能力平台的对接,整合结构化政务数据、物联数据、GIS数据、指标数据、电子签章等1500余类数据资源,实现数据统一出口、数据服务能力统一发布、数据资源统一申请。
3领导驾驶舱
3.1案例简介
保定市数字中台驾驶舱汇聚保定市各类政务数据、行业数据、物联感知和互联网数据,基于城市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可视化引擎等新技术,建设大屏端、中端、小屏端三种模式的市级运行监测系统。
3.2实现路径
市级运行监测系统大屏端主要是依托已经建设好的城市运行综合指挥中心,为应急指挥、社会治理等提供可视化、数字化的领导决策服务。中屏端主要是PC电脑端,将城市运行的指标数据与业务管理、事件应急处置相结合,向市县领导开放权限为其办公日常查看数据和调度指挥。小屏端主要是指移动手机端,满足市县领导日常查看和使用的需要。
3.3建设成效
目前已建成城市体征、数字城管、党建引领、应急指挥以及中台运营等10个专题应用,实现了整个城市一图总览,实时感知、实时发现。驾驶舱在大、中、小三端通过结合融合通信技术,实现了工作人员的快速调度和响应,提升了案件处置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数据中台驾驶舱面向领导、委办单位、运营单位,实现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和城市管理的协调,推动了城市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协同,促进数字产业化发展。
四、推广价值
1经济效益
1.1集约建设,减少重复投资
通过建设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技术中台公共支撑平台以及不断整合服务资源和服务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各级部门和单位的建设成果,新建的则是立足于面向公共服务或专业服务接口的延伸,避免重复建设,可最大程度的减少信息化建设投。
1.2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中台建设,作为数字保定“强基、善政、兴业、惠民”的基础支撑,为全面驱动数字智能经济,构建数字智能社会,打造形成数字智能城市提供强大的数据资源与数智服务保障,在驱动数据流通共享、领导基层多级赋能,扩展开放场景、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与共性服务能力支撑,全面助力数字保定建设与发展。
2社会效益
2.1降低社会服务成本
实现市民服务信息共享,提升协同工作能力,促进有效合理地分配资源,提高市民服务的效率和效能,降低行政、商业与生活成本。
2.2创新城市管理模式
数字中台的建设支撑以人为核心的场景应用,让城市中的各利益相关方能充分地交流,把人纳入到城市管理的体系中,让其参与问题发现、参与解决方案制定的过程,从而能准确、及时地发现城市问题,合理、高效地解决,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2.3推进城市转型发展
从城市转型角度看,数字中台的建设将使城市化模式从“粗放型”转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生存环境”为导向的“集约型”。
2.4提高居民生活体验
数字中台的建设,将不断丰富服务渠道,整合服务资源,改造或者完善信息化协调工作流程,形成以市民为核心的政府服务体系。通过支撑为民服务业务,以市民为中心,融合市民在城市生活中的政务、沟通和关怀等各类服务,从而使部门业务更好的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服务手段,提高市民对于生活的新体验。
— 推荐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