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
  • 在线报名
  • 智慧城市工委会
  • English
  • 首页
  • 十八届大会
  • 大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大会合作
  • 往届回顾
  • 演讲嘉宾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第十七届智慧城市大会
  • 首页
  • 首页
  • 十八届大会
  • 大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大会合作
  • 往届回顾
  • 演讲嘉宾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大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大会动态 > 优秀案例

2023优秀案例丨鄂尔多斯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4-04-18    |  【  大    中    小  】  |  【 打印 】 【 关闭 】



鄂尔多斯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


余永崇   王小萌   高春杨   赵  熙   李万璟


鄂尔多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北京建设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建设背景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互联网 + 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2018年5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采取措施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5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2019年3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到2019年上半年,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省(自治区)和地级及以上城市初步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和信息数据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积极探索建立与审批制度改革相适应的监管体系,统一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模式,明确监管内容、方式和时间要求。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政府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鄂尔多斯市建设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平台。


二、建设内容

1. 平台架构

鄂尔多斯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落脚,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使用用户涵盖了建设单位、中介机构、工程建设项目各管理部门(发改、财政、住建、自然资源、消防、人防、气象等)等各级单位,支持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测验等所有业务。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2. 建设内容

鄂尔多斯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以政务云平台为基础,整合鄂尔多斯市现有信息系统资源,建设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各有关部门和市、旗(区)两级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系统以工程建设领域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以及备案等各类事项的全流程管理过程为核心主线,提供统一的网上申报、并联审批、过程监管功能;针对并联审批中多部门协同的专项内容,提供立项用地规划并联审批、工程建设许可并联审批、施工许可并联审批、竣工验收并联审批等子系统,借助于系统互联互通共享机制和相关管理环节的合并办理等改革措施,实现多部门基于同一套申报材料的联合审查办理,有效减少办理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同时,系统扩展建设集成了中介机构管理、全过程电子档案和数据共享应用,作为整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管理和应用效果的支撑与强化。


系统在鄂尔多斯市已有的信息资源基础上,借助于数据共享和交换体系建设,实现与相应的政务服务网、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自治区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系统、电子证照库等自治区级信息平台相关信息的共享交换,与市级住建、自然资源局等部门信息系统实现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共享交换,从而在保障改革目标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与部门现有系统实现兼容运行,减少系统资源的浪费,促进改革工作的快速有序开展。


(1)网上申报

1)统一用户认证。个人、企业用户需进入鄂尔多斯市政务服务网,输入内蒙古政务服务网的账号及密码登录。在综合服务模块,点击“工程建设项目”图标,进入鄂尔多斯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


主管部门直接登录鄂尔多斯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进行审批办理,如图2所示。


2)项目申报。建设单位进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后选择项目类型,然后进行四个阶段的事项申请。选择阶段右侧是对应该阶段办理事项的流程图,引导建设单位办理各个审批事项,推进项目进度,如图3所示。


3)指南查询。选择项目阶段时,点击“办事指南”按钮会自动下载该类型该阶段的办事指南,如图4所示。


4)我的项目。在项目列表可以清楚地看到该企业申请办理的所有项目及项目办理过程、审批结果、项目运行图和地图,如图5所示。


(2)统一受理

1)窗口接件。建设单位填写好阶段申请表后,发送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窗口人员使用账号登录到鄂尔多斯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在“联合审批——窗口受理”中进行办理。



2)部门预审。主管部门看到项目的申请信息,申请事项以及材料列表,核对本部门办理事项的申请材料及信息是否正确,在右侧办理意见中填写办理意见保存并汇总给窗口受理即可。



3)窗口受理。建设单位填写好阶段申请后,发送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窗口人员使用账号登录到鄂尔多斯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在“联合审批——窗口受理”中进行受理分发。


(3)并联审批

项目部门预审结束后,窗口确定受理项目,项目将由勾选事项对应主管部门审批,可直接将建设单位申请的项目信息与材料推送到多个部门,实现多个事项同步办理、并联审批。


(4)联合测绘

流程设有测绘单位上传成果节点,竣工验收阶段由测绘单位统一上传测绘资料,作为主管部门联合验收测绘依据。


(5)多图联审

建设单位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施工图联审系统以智能的方式从施工图审查服务定点供应商名录中确定图审机构,并实时了解审查进度和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审查机构可以对送审的施工图电子文件进行网上审查及网上备案,形成审查意见并打印审查合格书;住建等主管部门可以进行网上备案,审查成果与审批系统进行互通,作为其行政许可或者监督管理的技术依据。


(6)信用监管

信用管理依托标准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以信用信息采集、交换、共享为主要内容的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和信用数据库,连接鄂尔多斯市公共信用管理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校验,并依法向社会公开。系统依法向社会公众和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发布基础信用信息、许可审批、监督监管、红黑名单等信息。推动鄂尔多斯市部门、地方、行业、企业信用信息建设及互联互通,实现涉企信用信息的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的全网覆盖。同时系统通过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的事后点评对中介机构的服务做出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通过对接反馈至中介超市平台,记录建设单位的失信行为,予以通报,并推送至相关诚信平台。


(7)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中心为参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主管部门、各级监管部门提供全面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数据分析报告。通过数据挖掘、数据联机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实现全市工程建设项目相关数据多维度的深入分析和应用,从而有效评估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如图6所示。


(8)项目空间“一张图”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结合“一张蓝图”,让审批决策有的放矢。审批部门通过“一张图”实时了解项目位置情况以及项目周边规划成果内容,落实“一张蓝图”管到底工作要求。将项目立项用地、工程建设、施工许可、竣工测验各个环节审批成果、申报材料、部门意见进行关联,通过与图的挂接,在“一张蓝图”中可以直观地了解项目的全流程阶段信息,为监管部门提供直观的地图页面,如图7所示。



三、创新应用

1. 聚焦压缩时限,优化审批流程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工改办公布的审批事项清单,分阶段梳理了审批流程图和涉审事项目录,整合完成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的“一张表单”内容和审批要件。综合采取“减、放、并、转、调”等措施。对需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全面清理,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的,一律精简删除;对部门之间可以互相流转的材料,不再要求重复提供。


2. 聚焦一网通办,优化审批平台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向上联通国家、自治区审批系统,向下覆盖所有旗区,横向对接“两网九平台”(两网:政务服务网、中介服务网;九平台:施工图审查、多规合一、信用信息、自然资源局“一站式”平台、蒙速办、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大数据局公共信息、省级事项审批、联通短信),开发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移动App,实现企业一个入口、一个账户申报项目。


3. 聚焦高效服务,优化审批体系

“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张蓝图”为各部门空间信息共享、项目生成策划、“一张图”展示、总体规划审查管理提供服务。一套项目生成机制定位部门协同,解决与协调规划矛盾,确保项目科学、高效生成、落地。


“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成立了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中心,下设受理代办部、保障服务部和审批服务部。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并纳入“一站式”服务窗口,按照项目审批的四个阶段,分别设立窗口,统一的业务收件、办理、出件和咨询服务。


“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分阶段整合审批事项所需申报表和申报材料,制作统一的申请表和办事指南,推行“一张申请表单,一份办事指南,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工作模式,减轻建设单位申报负担。


“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按照投资项目开工前全流程审批“最多100天”要求,建立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等工作制度,不断提高投资项目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4. 聚焦提升效能,优化监管方式

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明确工程建设项目检查事项清单,建设统一的工程建设审批监管体系、智慧信用评价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实行项目审批全过程和中介服务数字化监管,构建起工程建设项目事前审批、事中事后监管闭环体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提升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监管水平。


四、推广价值

1. 经济效益

(1)降低企业项目审报的成本和时间

通过审批事项、审批材料及审批时限的梳理,减少了审批事项,减少了企业报送材料准备时间,降低了企业审批成本,缩短了审批的时间。


(2)加强审批时限意识,提高审批效率

对每个事项的审批时限进行了系统设定,加入了审批监管机制,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批复工作,提高了业务人员的时间意识,降低了企业等待的成本,减少企业风险和经济损失。


(3)加强信用建设,提高市场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

通过信用信息的汇集和共享,大大降低了各个部门获取信息的成本。建立企业和个人诚实守信的环境,加强了信用建设。如果企业普遍诚实守信,则会节省获取信息的时间、精力、财务等成本,提升生产、流通和资金周转的速度,提高市场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


2.社会效益
(1)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改革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关于“最多跑一次”改革决策部署,开展缩减投资项目审批实现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2)有利于相关管理部门不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办事流程
基于鄂尔多斯市政务云平台,实现水气暖工程项目审批办理工作,缩短事项审批时间,全面提升审批效率。

(3)有利于建立统一数据标准的工程建设项目电子资料数据库
实现建设单位审批和各相关管理部门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为政务服务及工程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提供基础。


— 推荐关注 —


《2023智慧城市 · 优秀应用案例集》已正式开启征订,欢迎各位新老朋友征订!

售价:198元/套 包邮(上、下两册)

扫描以下二维码限时征订!



咨询电话: 010-68716602

邮箱: zhcsgwh@ 126.com



上一篇:2023优秀案例丨天津市津南区葛沽智慧城市示范应用
下一篇:2023优秀案例丨视觉孪生道路车辆全息轨迹平台
友情链接
更多+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测绘院有限公司 河津数字 徕卡测量系统公司 绘宇智能 华为云 南方智能 航天宏图 广图科技 图元科技 超图集团 易华录 万达信息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雄安 飞渡科技 智博创享 武大吉奥 中地数码 1 中科吉芯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飞燕遥感 南方数码 城乡院 深智城集团 华海智汇 园测信息 三和软件 中冶京城
合作媒体
更多+
智慧城市 新浪 网易新闻 腾讯网 泰伯网 赛迪网 凤凰网 智慧城市大讲堂 财经网 澎湃 中国建设报 中国新闻网 人民网 新华网
第十七届智慧城市大会
Copyright © 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豪柏大厦C1-1106
电话:010-68716602/010-68719822邮箱:zhcsgwh@126.com
备案号:京ICP备19014375号-2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