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
  • 在线报名
  • 智慧城市工委会
  • English
  • 首页
  • 十八届大会
  • 大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大会合作
  • 往届回顾
  • 演讲嘉宾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第十七届智慧城市大会
  • 首页
  • 首页
  • 十八届大会
  • 大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大会合作
  • 往届回顾
  • 演讲嘉宾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大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大会动态 > 优秀案例

广州白云“1+4+N”智慧城管平台

发布时间:2025-05-12    |  【  大    中    小  】  |  【 打印 】 【 关闭 】

★入围案例展示★

广州白云“1+4+N”智慧城管平台


郑柏生  陈庆能  李峰


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一、建设背景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是作为集中生活的场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结构的日益复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持续向往,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

2.白云区行政区域面积约占全市十分之一,常住人口近400万,占全市五分之一,已达到“大城市”人口量级,是全市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城市形态多样、城乡二元并存,导致城市管理情况错综复杂、工作任务繁重、问题高度集中。特别是城中村数量超全市六分之一,生活垃圾日处理量约占全市五分之一,环卫保洁面积约占全市七分之一,治理违建任务占全市五分之一,是整个广州的缩影,其面临的挑战和治理的任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建设内容

坚持向党建要引领力、向全面深化改革要活力、向科技要动力,综合运用物联感知、机器视觉、数据智能、数字孪生、AIGC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力,成功打造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于一体的白云智慧城管系统(如图1所示),全力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形成“1+4+N”治理体系,赋能城市精“绣”“智”理,智慧城管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其中,“1”就是指打造一个智慧城管大平台,赋能整体性转变;“4”是指以管理部件可视化、人员考勤线上化、日常作业工单化、群众参与多元化四条有机实施路径,再造治理新格局;“N”是指环卫保洁、绿化管养、市容秩序、环卫收费等多种城市管理场景全覆盖,实现革命性重塑。

图1 白云智慧城管平台

1.管理部件可视化,智能监管。依托视频监控、传感器等物联感知设备,“一图统管”6.5万余个城市部件、2.6万余个城管物资( 如图2所示),涵盖垃圾压缩站、公厕公园、古树名木、燃气站点等城市管理方方面面内容,为精细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有效解决以往城市管理要素繁杂、底数不清、缺乏统筹等问题。在筑牢管理底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视频摄像头等“物联感知设备+AI”的作用,发现问题线索及时推送相关部门核实整改,实现城市治理重要部件、关键环节、突出问题的自动监管。

图2 部件、物资“一网统管”

2.人员考勤线上化,提高效率。敢于打破利益格局,开发“大物管作业模式”,将256个环卫保洁、绿化管养、巡查检查等城市管理社会化项目,近万余名城管服务人员纳入动态管理( 如图3所示),以系统性、深层次的变革大幅度提升日常作业效率、效果。一方面,将系统录入服务人数与保洁项目合同人数进行比对,确保真实作业人员符合合同要求,打破行业“吃人头费”痼疾。另一方面,通过佩戴智能工牌,实现了保洁人员、机器、设备等管理线上化,直观展示实时位置、历史轨迹和运行数据等,推动出勤率从不到50%提升至90%以上,城管作业人员脱岗、串岗、逃岗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图3 环卫工人线上考勤

3.日常作业工单化,提升效能。构建以工单为核心的业务处理机制,通过AI视频发现、实地巡检、属地自查、设置周期性任务等方式将违法建设查控、绿化养护、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等各项城市管理任务和问题工单化,全流程闭环管理,统管一切“事”。优化工单处置流程,通过电子围栏和增强定位等技术将工单层层交办转为直接交办问题处置人员整改反馈,处置时长从几天缩短至2小时。系统上线以来,生成各类工单超400万宗,按期整改率长期保持在99%左右。同步开发工单考评系统,以技术创新和制度落实“双轮驱动”,深度压实各级城市管理部门日常监管责任,进一步促进城市治理工作由阶段性向长期性、突击式向常态化、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4.群众参与多元化,汇聚合力。开发“穗云智慧城管”微信小程序等智慧公共服务便民产品(详见图4),上线我要报事、燃气订购、环卫缴费、家装建废回收预约等功能,不断提升产品的丰富度、细腻度和便捷度,搭建起居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桥梁,打通城市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居民真正成为城市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比如,新开发的“我在白云有棵树”功能,通过发动群众认种认养,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绿美白云的积极性,将城市无人管理的脏乱“边角地”华丽转身为靓丽“小游园”,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休憩、娱乐、文体的需求。

图4 穗云智慧城管小程序

三、创新亮点

1.开辟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新路径。一是开辟余泥运输监管新路径。建筑废弃物运输管理,以往只能靠不定时设卡检查管控,监管难、取证难、处罚难。为此选取143个重点卡口安装450支摄像头,全国首创首推“渣土车”智能识别算法,实现全天候智慧监管,花了小钱办了大事。二是开辟人工智能实施新路径。与华为等头部企业进行合作,成立全国首个盘古政务大模型联合实验室。依托CV大模型,借助区视频汇聚平台汇聚15万余路各类社会面视频监控和智能巡逻车,对店外经营、占道广告等各种城市管理问题进行智能识别、自动抓拍、生成工单,推动城市管理从被动处置走向主动发现。三是开辟瓶装燃气监管新路径。针对白云区城中村、老旧小区众多,瓶装气使用情况复杂多样的实际,在国内率先开发“智慧燃气安检”,动员城管工作人员、网格员、楼栋长等对全区332万套出租屋进行大起底,明底数、清隐患。数据筑底驱动流程再造,形成了送气安检和网格员安检、每周系统自动形成半年内未安检数据工单推送燃气配送企业进行安检两大类安检模式,全区瓶装气用户每半年全覆盖安检一次,夯实安全用气基础。2022年至2023年,实现瓶装气零亡人。

2.打造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新模式。一是创新城市治理决策方式。开发城市CIM底图(详见图5),运用数字孪生等技术,嵌入城市治理等政务应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收集、整合、分析海量城市运行数据,使城市管理状况“一图可视”“一目了然”。二是创新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开发“小云问政”人机交互等灵活多样的便民数字平台,畅通群众沉浸式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渠道,让居民可以便捷地获取所需服务,享受更加个性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验。三是创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方式。针对违法建设现场巡查发现难、操作空间大、廉政风险高等问题,建设无人机自动机场,开发飞控平台(如图6所示),研发了违法建设、建筑垃圾等多个准确率全国领先的专题AI算法,实现无人机自动巡检发现问题,效率较传统人工巡查成倍增长。同时以此为契机,建立与空管部门的常态化协调机制,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前沿服务。

图5 三维一张图

图6 无人机飞控平台

3.实现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新变迁。一是变革环卫收费模式。在全省率先建设环卫收费系统,2023年收费3.64亿余元,同比增长84%,增量及总量均居全市第一。今年收费总额已突破4.3亿元(如图7所示),占全市的三分之一,较系统使用前的2022年翻一番以上,构建了一个透明、规范、便捷的收费机制。增收经费在解决城市环卫保洁经费不足的同时,用于智慧化项目支出及产业化发展,该模式已在多地推广。二是重塑生活垃圾分类监管。在全区近千个垃圾投放点安装AI识别摄像头和语音提醒系统,全国首创“云站桶”志愿服务,将投放点督导从“桶边”移至“云端”,实现了全时段智能监管、督导,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入选住建部优秀案例。三是形成城市数字经济。走“场景做产品、产品铸市场、市场换产业”之路,成立“广州白云智慧城市管理”产业促进会,共同打造智慧城管体系,吸引一批上下游和细分领域科创企业落地发展,逐步形成城市管理行业产业链,实现城市数字经济和企业创新协同发展。

图7 环卫收费图


四、推广价值

1.为全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白云范式”。2023、2024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信息协会“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荣获“2024年度数字中国城市人气方案”和中国智慧城市大会“2024智慧城市先锋榜优秀案例二等奖”、第七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5G+人工智能专题赛一等奖、第七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赛二等奖等奖项,五次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走上华为开发者大会、全联接大会等高端平台,被《人民日报》、新华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超1000次,其中《人民日报》纸质版宣传报道超4次。先后吸引北京、上海、杭州、武汉、长沙和清华大学、住建部城市管理监督局等一百多个地区、单位前来参观调研。尤其是今年以来,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3次作出批示,明确指出要评估全市推广的可能性,彰显了平台的建设成效与广泛应用前景。2024年11月25日,中科院院士、遥感学家童庆禧教授牵头对白云智慧城管系统进行科技城管鉴定评价,认为“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无人机材质级的多尺度小目标变化检测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为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提供“白云经验”。系统建设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融入新时代城市治理工作中来,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社会力量,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一是打造运行新生态。把政府部门、城市管理服务公司、市民等多元主体纳入到城市问题处置的全链条、全要素、全环节,数字化驱动多元主体全流程协同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运行新生态。二是重新梳理管理机制。镇街城市管理工作由执法办、城管办、市政所等分别承担,结合系统落地督导镇街要素重整、力量重组、边界重构,基层城市治理从“九龙治水”走向“攥指成拳”。三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进打造算力中心、建设智慧灯杆、开发三维地图、进行标准地址治理、数字孪生平台等基础能力建设(如图8所示),推动相关资源向其他区直部门和镇街、村社复用共享,全面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图8 数字孪生系统

3.为城市治理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白云样本”。把新质生产力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观点运用到城市治理中,根治城市管理难点顽症,为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落地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针对环卫收费乱、垃圾投放点脏乱差、建废渣土管理难度大等大城市运行中的典型问题,以应用场景创造新机遇,引导科技创新和城市治理场景相结合,做成一批实用、可复制、可推广的信息化产品,吸引一批上下游和细分领域科创企业落地发展,实现政府侧与企业侧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城市运行管理行业新质生产力。目前,已成功落地广州市海珠区环卫收费、河南新安智慧城管、福建长汀城管、茂名城管等多个项目,在珠海香洲、湛江市、北京通州、安徽南陵、浙江临安、湖南长沙、云南德钦等省内外十多个城市进行部署试用,全国范围内潜在商机超2.4亿元。




— 推荐关注 —




上一篇:襄阳医疗健康一体化大数据平台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佛山禅城“天网地格”智慧社会治理基层减负应用平台
友情链接
更多+
广电运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测绘院有限公司 河津数字 徕卡测量系统公司 绘宇智能 华为云 南方智能 航天宏图 广图科技 图元科技 超图集团 易华录 万达信息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雄安 飞渡科技 智博创享 武大吉奥 中地数码 1 中科吉芯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飞燕遥感 南方数码 城乡院 深智城集团 华海智汇 园测信息 三和软件 中冶京城
合作媒体
更多+
智慧城市 新浪 网易新闻 腾讯网 泰伯网 赛迪网 凤凰网 智慧城市大讲堂 财经网 澎湃 中国建设报 中国新闻网 人民网 新华网
第十七届智慧城市大会
Copyright © 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豪柏大厦C1-1106
电话:010-68716602/010-68719822邮箱:zhcsgwh@126.com
备案号:京ICP备19014375号-2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