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
  • 在线报名
  • 智慧城市工委会
  • English
  • 首页
  • 十八届大会
  • 大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大会合作
  • 往届回顾
  • 演讲嘉宾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第十七届智慧城市大会
  • 首页
  • 首页
  • 十八届大会
  • 大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大会合作
  • 往届回顾
  • 演讲嘉宾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大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大会动态 > 优秀案例

济宁市构建一体化“鲁通码+”应用服务体系,“码上生活”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

发布时间:2025-06-01    |  【  大    中    小  】  |  【 打印 】 【 关闭 】

★入围案例展示★

济宁市构建一体化“鲁通码+”应用服务体系,“码上生活”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


孙越 曹盛源 王云云


济宁市大数据局



一、建设背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提出“拓展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探索推进‘多卡合一’、‘多码合一’,规范和拓展二维码、数字名片等场景应用,实现个性化精准服务”。济宁市积极拓展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构筑云原生技术底座,赋能“鲁通码”平台开发建设和部署,以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鲁通码”市级平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场景应用。紧紧围绕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办事需要,全面解决在政务办事、酒店入住、门禁通行、医疗健康、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不同场景下需要出示不同码的问题,真正做到用政府的“证照库”替代群众手中的“档案袋”,多元赋能城市生活,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二、建设内容

(一)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围绕“鲁通码”在重点民生服务领域应用,数字济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强化统筹、高效协调、加强调度,推动市县部门协同发力。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应用机制。印发《全市“鲁通码”建设运营实施方案》,建立“自上而下、市县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以市直部门牵头、县市区全力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导推进的工作体系,全力推动“鲁通码”建设应用。二是加强对上沟通,推动试点示范。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工作合力,争取门禁通行、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省级“鲁通码”应用场景试点,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三是开展定期调度,推进工作落地。建立“周总结、旬分析、月通报”机制,紧盯政务办事、酒店入住、门禁通行、医疗健康、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重点场景,组织召开“鲁通码”工作调度会,切实做到“研究场景、吃透场景、落实场景”,深化“鲁通码”应用成效。

(二)聚焦数据共享,提升支撑能力

依托政务云平台,济宁市建设“鲁通码”服务平台,拓展覆盖范围和应用场景,搭建了“1+7+2”鲁通码服务平台架构。一是构建“云”赋能支撑能力。以“全市一朵云”为建设理念,构筑“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坚实云底座,借助云原生技术实现资源弹性高效与应用敏捷安全治理,上线容器、微服务等90余项云原生服务能力,为“鲁通码”服务平台提供容器23个、微服务网关1个、微服务11个、云数据库1个、业务监控模块10个以及6大类安全服务,平台从部署到上线运行仅用了15天,建设周期缩短35%,加速政务应用现代化。

二是构建一体化大数据支撑能力。济宁市大力推进数据汇聚融合力度,依托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形成了人口、法人、证照、空间地理、信用、宏观经济等六大基础库数据,以及教育、民政、应急、环保、交通、社保、医保、不动产等各类主题数据,汇聚数据158亿条,通过“鲁通码”融合关联各类应用场景提供数据支撑,为群众办理各类事务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构建“无证明”支撑能力。依托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归集237类电子证照、382万条证照数据,支撑实现“鲁通码”查询、核验、调用电子证照,不需要群众另行提交纸质证件,推进“一链办理”、“一件事”、“秒批秒办”改革提速增效。

(三)强化场景应用,增强服务能力

围绕群众日常办事需求、生活需要,基于多维数据融合支撑的“鲁通码”服务平台,快速实现数据融合和高频、高质量的场景应用,实现市内“一码通行”,构建了一体化“鲁通码+”应用服务体系,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鲁通码+政务办事”方面,实现“鲁通码”平台与各级政务大厅取号叫号系统、政务业务受理系统无缝对接,群众通过“爱山东”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出示“鲁通码”,无需居民手动填写,也无需提供证件材料,可自动进行个人信息(证件号码、手机号、姓名)、电子证照数据关联授权,1.6万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亮码取号、亮码办理、亮码评价全链条式闭环服务。“鲁通码+酒店入住”方面,实现“鲁通码”平台与省级微警务平台、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对接,群众通过“爱山东”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出示“鲁通码”完成身份核验后,系统自动获取旅客身份信息并进行比对,比对通过即可实现办理旅馆入住登记。“鲁通码+门禁通行”方面,在兖州区率先开展数字机关运行服务领域试点示范,创新性的将“鲁通码”应用与“数字机关运行服务平台”相结合,通过数据接口打通了市级“鲁通码”平台、“鲁通码”门禁应用平台、数字机关运行服务平台3个平台系统,实现了行政办公中心的访客预约通行。同时,实现“鲁通码”平台实现了与智慧社区平台互联互通,小区居民扫“鲁通码”享受门禁通行、物业管理等服务,环卫人员、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一线劳动者,扫描“鲁通码”即可进入“关新驿站”,享受临时休息、饮用热水、手机充电、雨伞借用、书籍阅读、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暖心服务,已在全市386个社区部署应用。“鲁通码+医疗健康”方面,推动实现“鲁通码”平台与30余个市县两级信息系统对接,就医患者通过“爱山东”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出示“鲁通码”,即可实现“一码”全流程就诊,覆盖线上线下挂号、充值、缴费、取药、查报告等就诊全过程,为群众就医提供了便利。“鲁通码+文化旅游”方面,基于济宁市文旅资源丰富的特点,以核心景区为突破口,推动实现“鲁通码”平台与旅游惠民卡年卡系统、15家收费景区票务系统以及30家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对接,群众出示“鲁通码”,即可完成文物、科技、图书、景区等场馆闸机设备身份信息核验,实现的电子门票的自动核销,方便群众快速进入景区、场馆游玩参观,有效避免人流拥挤,混乱踩踏。济宁市“鲁通码”应用服务场景被人民日报、山东电视台、大众网、齐鲁壹点、中宏网等部门及媒体报道和转发。

济宁市鲁通码平台


三、创新亮点

济宁市构建一体化“鲁通码+”应用服务体系,建立了统一的二维码标准规范和模型,打造济宁市特色的鲁通码数据体系,包括数据模型标准、数据录入标准、数据共享标准、业务分类标准、场景标识标准、场景调用标准、接口对接标准、交互安全标准、编码类型标准、出码安全标准、用户授权标准等11项标准。围绕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办事需要,全面解决在政务办事、酒店入住、门禁通行、医疗健康、交通出行、文旅等不同场景下需要出示不同码的问题,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码上生活”助力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


四、推广价值

济宁市构建了一体化“鲁通码+”应用服务体系,在政务办事、酒店入住、门禁通行、医疗健康、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全面应用“鲁通码”,真正做到用政府的“证照库”替代群众手中的“档案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增强了群众获得感,架起了市民需求和政府服务的“连心桥”,给900万市民城市生活带来便利。同时,针对老年人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放大字体、简化页面、添加智能导航等简单的改进,适应老年用户的需求,广泛适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用户群体,提升了城市数字化水平。截至目前,济宁市“鲁通码+”应用服务体系覆盖全市171个政务大厅、全市2300家酒店、3346家药店、46家二级医院、128家乡镇卫生院、19个A级景区、1900余个公共场所等1.3万余个应用场景,“码上生活”助力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实现数字红利越来越多惠及全市900万市民。“鲁通码”应用案例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云原生试点优秀案例、2023中国大数据创新优秀案例、2024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典型做法被人民日报、济宁改革创新简报、数字强省建设简报刊发。


END

编辑:于菲菲

初审:李   萍

审核:李   洁


推荐阅读

· 大会文件

关于召开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的函

关于召开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一号通知)

官方宣传片 | 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

· 特邀嘉宾 会前专访 

宋超智|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

周成虎|中国科学院院士

邬  伦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张新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二级教授

史文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讲座教授,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陆   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季红专|海克斯康徕卡测量系统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

黄  俭 |广州粤建三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往届回顾

第十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专访合集

关于召开第十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的函

群英荟萃 · 共襄盛举 | 第十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在长沙圆满召开!




上一篇:筑牢城市数字底座,以数据驱动城市综合治理
下一篇:宜宾市电子政务云
友情链接
更多+
广电运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测绘院有限公司 河津数字 徕卡测量系统公司 绘宇智能 华为云 南方智能 航天宏图 广图科技 图元科技 超图集团 易华录 万达信息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雄安 飞渡科技 智博创享 武大吉奥 中地数码 1 中科吉芯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飞燕遥感 南方数码 城乡院 深智城集团 华海智汇 园测信息 三和软件 中冶京城
合作媒体
更多+
智慧城市 新浪 网易新闻 腾讯网 泰伯网 赛迪网 凤凰网 智慧城市大讲堂 财经网 澎湃 中国建设报 中国新闻网 人民网 新华网
第十七届智慧城市大会
Copyright © 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豪柏大厦C1-1106
电话:010-68716602/010-68719822邮箱:zhcsgwh@126.com
备案号:京ICP备19014375号-2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