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阅读:年度必读 重磅发行 !2024智慧城市系列丛书大全套(8套赠1)全新发售!
★申报案例展示★
仙桃市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张文俊 彭 虎 李桑妮
仙桃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一、建设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等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湖北省政府先后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数字湖北建设的意见》、《湖北正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工作方案》、《数化湖北2024年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湖北省委省政府成立了湖北省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多次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武汉、襄阳、宜昌3个城市的试点工作已经从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搭建进入体系化标准化数据集成和应用的新阶段,为全省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数化湖北行动创造了有益经验。
仙桃市自加入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之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紧紧围绕“两个城市”和“七新目标”战略发展要求,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先进数字化技术赋能城市建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加快仙桃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打造智能感知、万物互联、数据共享、智慧治理的城市新空间,促进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推动城市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二、建设内容
按照“统筹谋划、部门协作、集约建设、分步实施、逐步深入”的原则,充分整合城市大脑现有建设成果,以“实用急用、民生应用、市场化应用”为先,统筹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和共建共享,统一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打造编码统一、泛在赋能、智能协同、开放共享的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在平台使用度、数据共享、市场化应用上争当先进,为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打造数字政府提供基础支撑。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是仙桃市城市大脑1146N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统筹整合全市政务数字应用、公共数据和智能组件等数字资源,以数字资源高效供给6大领域应用,为全方面各领域夯实底座、奠定基础。对政务系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公共数据、应用系统、算法组件等数字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形成了全市数字资源的智能化总账本。发挥贯穿式一体化集成服务作用,对外统一服务各类用户,对内统一调度各类资源,实现对项目、应用、数据、组件、安全、运维等资源统筹管理和可视化专题展示,形成一个标准化运营管理体系。在省市统一的标准规范及框架内,充分整合分散的信息化项目信息,将分散在各业务应用系统内容数据、组件等资源以应用为核心的关联,为城市大脑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支撑服务,赋能仙桃市城市大脑建设,盘活全市数字资产,提升城市建设效能,推动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图1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在城市大脑总体框架中的定位图

图2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框架图
在建设布局方面,按照技术先进、要素完备、管理科学、好用够用要求,结合已有成果和实际需求,建设包含基础平台、基础数据、基础安全、基础应用、基础设施、基本标准、基本规则、基本运营管理的省市两级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依托大数据能力平台汇聚、关联、整合数据资源,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形成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支撑应用体系化标准化建设,服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应用领域。

图3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架构图
三、创新应用
1、城市信息模型平台(CIM)

图4 城市信息模型平台(CIM)架构图
城市信息模型平台(CIM平台)包含基础支撑、数据层、平台层、用户层以及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运维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依托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存储、传输、服务等基础软硬件资源)以及读写器、传感器等物联感知设备,通过汇聚多种数据资源,建设具备数据汇聚与管理、数据查询与可视化、分析应用、平台运行与服务、数据共享与交换、场景配置和平台开发接口主要功能模块的CIM基础平台,并基于仙桃实际需求,建设“一标三实”专题应用,将面向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不同类型和深度的服务。
2、“一标三实”管理系统

图5 “一标三实”管理系统架构图
“一标三实”管理平台建设汇聚全市各部门“一标三实”相关数据,以及对政务共享相关基础数据进行治理增强,将根据服务网段、使用用户的不同,向互联网、政务网、公安专网用户提供不同程度的“一标三实”数据治理、管理、服务及应用支撑能力,夯实以新标准地址、人口动态信息为核心的公安基础工作,为服务全市公共安全、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3、编码赋码管理系统

图6 编码赋码管理系统架构图
按照统一标准为城市对象进行唯一标识,用于构建万物标识体系。对城市实体对象等进行分类,制定全市万物标识编码统一标准。开展房屋、市政设施、河流、城市部件等实体对象的统一编码工作,实现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信息归集、关联,基于统一编码实现各职能部门业务系统与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的数据互通。
4、时空大数据平台

图7 时空大数据平台架构图
时空大数据平台包括数据标准管理、数据汇聚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数据服务管理、数据安全管理以及配置管理等功能模块。时空大数据平台能发挥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筹建设优势,盘活现有信息资源,提高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促进各部门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促进各级公共基础设施标准化,保障各级部门公共基础设施的统一、互通和健康发展。满足政府部门对时空数据基础信息共享需求。通过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数据底座建设,将形成跨部门、跨地区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数据共享组织协调机制,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需求。
5、城市要素核采工具(核采通)

图8 城市要素核采工具(核采通)架构图
对仙桃市城市要素存量数据和增量数据的大、中、小类实体属性以及行业码属性等进行采集核查。建立数据采集模板,规范数据采集的范围和内容、格式等。建设城市要素核采系统,支持采集类别扩充和表单复用,与仙桃市大数据平台互通互联,将符合平台需要的数据进行上传和存储,通过数据采集与核查系统逐步实现数据的标准化。
6、定制版互联网地图

图9 定制版互联网地图架构图
互联网地图服务平台是一个二三维一体化的GIS服务平台,实现对区域内空间静态数据的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并支持与位置服务系统集成,实现范围内的人员定位与导航基本功能,供上层应用集成,实现统一视图的可视化管理。突破以人工管理为主的常规管理模式,解决传统模式中信息孤立、流通不畅、缺乏综合分析、难以共享、应对突发事件反应迟缓、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实现大数据时代全面感知区域内各种信息,让管理更加智能和便捷。
四、建设成效
1、落实“十四五”规划,实现2035远景目标
国务院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快构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打造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升级,推动信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住建部十四五规划要求以数字孪生城市为载体,开展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构建城市级生态平台,连接城市信息全要素,推动城市建设管理信息资源整合;仙桃市十四五与2035远景规划纲要中要求,系统布局信息基础设施,优先布局信息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融合基础设施,实施新基金攻关、织网、搭台、应用。本项目的建设构建了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构建了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的城市级生态平台,推进新基建的四大行动建设,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动作,践行实现2035远景目标的理念。
2、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数字政务统筹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通底层新ICT设施、数据资源、关键能力的应用壁垒,充分发挥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作用,提升数据共享统筹协调力度和服务管理水平。建立标准统一、动态管理的政务数据目录。能充分发挥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枢纽作用,完善数字政务和落实数字政务规划的统筹、集约,持续提升共享交换平台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政府信息系统与住建、自规、公安、民政、房管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业务数据按需共享。各部门内垂直管理业务系统与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数据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双向共享。建立健全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机制,推动数据精准高效共享,大力提升数据共享的实效性的具体体现。
3、更快发展数字经济,更好服务数字民生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是以数据创新为驱动、通信网络为基础、数据算力设施为核心、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与改造为支撑的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是数字社会的基石,我们要统筹集约、湿度超期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夯实数字经济底座,实现数字民生普惠。
五、推广价值
1、一体化管理,提升项目服务性价比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对数据资源、组件资源、云资源、应用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服务,对全市多年的政务信息化建设成果进行全面盘点,基于一套标准,对政务类数字应用系统进行梳理分析,并将这些系统运行依托的硬件资源、产生的数据资源、算法组件等通用模块进行分类编目,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硬件资源管到端,数据资源管到项,应用组件管到接口。通过智能化“总账本”,全市各部门可一站式浏览城市大脑数字资源,强化政务信息系统的统筹规划,破解低水平重复建设难题,避免项目集分散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复投入,提升项目服务投资性价比,帮助仙桃市缩减项目投资。
2、集约化运营,促进城市大脑长效发展
传统业务平台独立建设,数据分散,难以整合数字资产开展集约运营。而技术运营从专业角度,统一规划、横向集成、纵向贯通,集约化对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进行集约化运营,实现业务运营开始从单个走运营的维护体系互联互通,大大丰富集成中心的资源池,既可以有效盘活数字资源、促进开放共享、实现一体化集约化运营,也为政务信息化运营降本增效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同时也为全市政务信息化集约化运营奠定坚实基础,能够转变以往重建设、轻运营观念,规划先行构建长效运营生态,树立长效运营理念,以终为始做好长效运营规划,构建能够持续提供全面专业业务、技术和管理能力的运营新生态。
3、数字资产化管理,创新“数字低碳”标杆
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资产化管理可减少资源浪费、节约存储资源,实现数字资源一体化管理,高效配置和利用各类数字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探索数字技术自身转向绿色、节能,助力“数字低碳”的有效路径。推动数据开放能够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让公众了解政府,积极参政议政,完善社会治理模式,有利于打造一个开放、透明、公开、公正的服务型政府。通过数据要素价值化,让数据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以及跨地域的相互流通,探索建立数据的产品和服务数据的能力,为社会提供数据价值方面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充分释放数据红利。
4、发挥城市大脑建设实效,助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通过数公基建设,夯实城市大脑集成底座枢纽,为全市各类政务信息化应用提供鲜活海量的数据资源、组件资源、云资源、应用资源服务,通过数字化技术运营服务,实现各类资源标准统一、全局掌控、统筹协调、闭环管理,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政务应用系统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效能,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满足企业和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同时数字化技术运营服务能够协助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对日常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控,增强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对运营的管理,通过对运营服务充分发挥数字化项目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满足各方面需求,增强社会满意度。
5、培育数字经济营商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
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传统要素之外投入更多新要素,如网络基础能力、数据中心建设和算力协同、数字化人才等。提升了数据资源管理、完善数据流通、交易的制度规则,打通各单位和企业数据获取通道,降低了数据利用成本,优化了数字创新生态,不仅能促进仙桃市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取得成效,同时为数字经济转型提供土壤,加速数字产业生根萌发,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
— 推荐关注 —






